工程造价信息的特点,建筑设计
有些设计人员对连梁、框架梁、次梁和基础系杆(连接承台或独立立柱基础的连接梁)的结构和应用范围尚不清楚,导致使用不当。结合规范、标准图集和施工手册对该问题进行了说明。连梁是指两端与剪力墙连接,跨高比小于5的梁(详见本规范第7.1.8条)。连梁是一种在两墙中间有开口或裂缝,但要求连接在一起的承重构件。耦合梁下面通常有一个孔。
一方面,从概念设计的角度来看,希望塑性铰首先出现在框架梁或连梁上,而不是出现在框架柱或剪力墙上,即所谓的强柱弱梁或强墙弱连梁上。
另一方面,从结构上看,两者都必须满足结构抗震要求。具体来说,框架梁和连梁的纵向钢筋(包括梁底和梁顶的钢筋)在锚入支座时,必须满足抗震锚固长度的要求,对应于同一抗震等级框架梁和连梁的箍筋直径和配筋面积间距的相同要求。
在抗震设计中,可以大大降低连梁的刚度。在某些情况下,它甚至可以退出工作。但是,框架梁的刚度只允许降低到一定程度,不允许退出工作。因此,根据规范,次梁不宜建在连梁上,而次梁可以建在框架梁上。
一般情况下,连梁跨度较小(小于5),剪力主要传递。因此,规范对连梁和框架梁的结构作了不同的规定
首先,连梁的箍筋要求全长加密,框架梁可分为加密区和非加密区。二是对连梁的腰筋有明确规定,即墙的水平分布筋应作为连梁的腰筋,在连梁范围内拉通连续配置。
当连梁截面高度大于700mm时,两侧沿梁高范围设置的纵向结构钢筋(腰筋)直径不应小于10mm,间距不应大于200mm。
跨高比不大于2.5的连梁,梁两侧纵向结构钢筋(腰筋)的面积配筋率不小于0.3%,并纳入强筋规定。只要框架梁腰筋满足腹板高度hw450mm的要求,纵向结构钢筋应沿梁两侧高度布置,每侧纵向结构钢筋(不包括梁上下受力钢筋和搭设钢筋)的横截面积不得小于腹板bhw横截面积的0.1%,其间距不得大于200mm。这不是一个强有力的规则。
1) 两端与剪力墙连接且跨高比小于5的梁设为框架梁,箍筋有加密区和非加密区,或跨高比不小于5的梁设为连梁。
2)在连梁配筋表中,未区分连梁的高度和跨高比,但在说明中给出了连梁腰筋为剪力墙水平筋的一般说明。在这种情况下,当梁高大于700mm或跨高比不大于2.5,剪力墙墙体配筋率小于0.3%,或水平分布筋直径不大于8mm时,容易违反《高规》第7.2.26条的规定,这篇文章仍然是设计师应该注意的。
1) 次梁顶钢筋在支座处的锚固长度为拉锚固长度La,框架梁顶钢筋在支座处的锚固长度为抗震锚固长度Lae。
2) 次梁底部钢筋在支座处的锚固长度一般为12D,框架梁底部钢筋在支座处的锚固长度为Lae。
3) 次梁箍筋无最小直径要求,无加密区和非加密区要求,只需满足计算要求。根据不同的抗震等级,框架梁的箍筋直径和间距有不同的要求,既满足计算要求,又满足结构要求。
2) 当次梁为单跨简支梁时,当梁端被部分约束但计算为简支梁时,支座负筋数量往往不满足《混凝土规范》(第10.2.6条)第10.2.6条的要求,纵向结构钢筋应设置在支撑区上部,其横截面积不应小于计算梁跨中下部纵向应力钢筋所需横截面积的四分之一,且不应小于二)。
地基基础梁是指与承台或两端独立柱相连的梁。与二次梁相同的是,基础系杆梁没有地震要求,支座基础梁的梁顶钢筋的锚固长度也是张拉锚固长度La,基础系杆的箍筋对密实区域和非密实区域没有要求。 <> P.基础系杆梁底部的钢筋也必须满足拉力锚固长度La的要求,基础系杆的宽度不应小于250mm,梁上、下纵向钢筋的直径不得小于12mm,不得小于2件(详见基础规范第八条5.20);箍筋不小于6×200(详见国家土建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构造第8.5.20条)3.12.1-9)基础梁采用平面梁法,以JKL的数量表示。箍筋用加密区和非加密区表示,如8@100/200等
然而,现有的国家标准规划方法阿特拉斯并没有特别关注基础系杆梁的结构。如果设计者想借用计划方法阿特拉斯,那么将地基系杆编号为JL更合适。同时,说明中应注意JL的配筋结构按03g101-1中、次梁(非框架梁)配筋结构执行。同时,梁底钢筋锚入支座的长度必须满足拉锚长度la的要求。